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医学论文撤稿

中国医学论文撤稿

发布时间:

中国医学论文撤稿

近日世界最大学术出版机构之一的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发表撤稿声明,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宣布撤回107篇发表于2012年至2015年的论文,原因是同行评议造假。107篇论文全部和中国研究机构有关,还创下了正规学术期刊单次撤稿数量之最。524名医生论文造假被撤稿,其中不乏著名医师傅,那么把命交给他们放心吗?肯定是不放心,但是如果是真的整体都是这样的话也只能先感慨下了,因为在中国,假鸡蛋,假盐甚至山寨饮料等都是非常常见的现象,那么我们也唯有深叹一口气了。现在医院可谓是越建越多,但是真正专业的,能让大家满意又有几家呢?随便挂个牌子就说自己是主任,是专家了,但是实际上呢水平多少自己心里最清楚。现在我们都说看病难,为啥?因为交钱要等,排号要等,甚至是拿结果也要等,所以我们都在一个等待中度过的,而见到医生也都是基本上几句话就完了,甚至有些医生可以看出结果,却偏偏要让你做这个检查做那个检查,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拿到提出,才能拿到高工资。现在我们生病了唯一相信的也就是医院了,如果医院里都能爆出这么多不专业的人来,无疑是往我们这些看病难的人心窝子上又捅了一刀,还能好好看病吗?我们是不是要自学来保命呢?但是这种想法是有点过激的,但是还很希望有更多专业的人员加入到医生这个行业。

当地时间4月20日,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宣布一次性撤回107篇来自中国的医学论文,发表时间为2012年至2016年。撤稿原因是论文作者通过“第三方”中介投稿,伪造虚假同行评审。换而言之,论文作者“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因虚假同行评议而大规模撤稿,暴露的是从作者投稿动机、第三方作弊机构、期刊审稿机制整个论文发表链条的问题。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存在,同行评议机制的漏洞“在中国,有一定证据表明,提供所谓语言编辑服务的第三方机构(注:一些提供论文代投服务的机构)在操纵评审流程上发挥了作用。”施普林格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编辑总监彼得·巴特勒(Peter Butler)参加了此次的调查,他对澎湃新闻()表示,同行评审及投稿过程中的造假问题是全球性的,并非任何国家所特有。除了第三方中介,期刊是不是应该承担部分失职责任也成为热议。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方网站透露,在4月18日,中国科协就撤稿事件会见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说:“作者和‘第三方’中介确实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但2015年撤稿事件发生后,出版集团没有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出版集团和期刊编辑存在内控机制不完善、审核把关不严格等问题,理应对此承担责任。”(注:在2015年、2016年,《肿瘤生物学》因虚假同行评议,进行过两次批量撤稿。)这涉及到此次撤稿的共同原因是论文伪造同行评议。同行评议是决定一篇投稿论文能不能在期刊发表的重要机制。一般而言,论文作者向期刊投稿后,期刊编辑会邀请具有专业知识、和作者没有利益相关的学者,评议论文的价值和质量。期刊主编在同行评议的基础上决定是不是接收论文。同时,和很多期刊的做法一样,《肿瘤生物学》此前规定,论文作者可以向期刊推荐评审这篇论文的合适专家。此举本是为了让细分领域的研究能有对口的专家进行评审,但这本基于科研诚信的制度同时意味着有空可钻。造假者或是提供伪专家名单,或是提供真专家的假邮箱。如果期刊选择他们作为审稿人,会得到一份第三方中介机构发来的热情洋溢的正面评议回执,从而“助推”论文发表。在和中国科协的会谈中,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表示:“在撤稿事件中,出版集团确实存在期刊编辑对评审专家信息、评审专家评审意见审核不严格等问题,正在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完善内控机制,出版集团已经解除与涉事期刊的合作。”为何医生群体成为这批撤稿论文的主体据澎湃新闻()统计,被撤稿的107篇论文作者来自125家中国研究机构、4个国外研究机构。其中,相比高校研究人员,此次被撤稿的论文作者大部分来自国内各大医院。山东大学附属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大学附属医院成重灾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三甲医院在列。值得一提的是,统计来自各大医院的第一作者所属科室时,泌尿外科和普外科的比重最多,分别占比13%、12%,其次是神经外科,占比7%。统计来自各大医院的第一作者所属科室时,泌尿外科和普外科的比重最多。来源: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医生群体的身影出现在此次撤稿事件中,和目前国内的医生评价体系有所关联。医生晋升、评职称需要论文,有的医院还会对论文发表在哪一类期刊有硬性要求,比如需要是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之一)收录的文章。比如,据《知识分子》披露,在国内某三甲医院的“卫生技术医师系列评聘标准”文件中,要满足“正高标准”的第一条要求便是: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本专业研究性论著,SCI单篇影响因子大于等于0,或影响因子大于等于0的2篇以上,或影响因子大于等于0的4篇以上。这意味着医生若想晋升,在问诊之余还需撰写医学论文,根据医院评价体系来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此次宣布撤稿的《肿瘤生物学》期刊是国际肿瘤及生物标记物学会(ISOBM)的官方期刊,2015年的影响因子为926。它虽然是肿瘤学领域偏低级别的期刊,但仍属于被SCI收录的一类。

中国医学论文撤稿时间

一般由时间(指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指事件发生的地方)、人物(指事件的中心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构成。 第一,要交代明白。无论记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一般都要交代明白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否则文章就不完整。第二,线索清楚。虽然观察的角度、记述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每一篇文章都应当有一条关联材料、统贯全篇的中心线索,否则文章就会松散。

当地时间4月20日,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宣布一次性撤回107篇来自中国的医学论文,发表时间为2012年至2016年。撤稿原因是论文作者通过“第三方”中介投稿,伪造虚假同行评审。换而言之,论文作者“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因虚假同行评议而大规模撤稿,暴露的是从作者投稿动机、第三方作弊机构、期刊审稿机制整个论文发表链条的问题。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存在,同行评议机制的漏洞“在中国,有一定证据表明,提供所谓语言编辑服务的第三方机构(注:一些提供论文代投服务的机构)在操纵评审流程上发挥了作用。”施普林格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编辑总监彼得·巴特勒(Peter Butler)参加了此次的调查,他对澎湃新闻()表示,同行评审及投稿过程中的造假问题是全球性的,并非任何国家所特有。除了第三方中介,期刊是不是应该承担部分失职责任也成为热议。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方网站透露,在4月18日,中国科协就撤稿事件会见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说:“作者和‘第三方’中介确实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但2015年撤稿事件发生后,出版集团没有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出版集团和期刊编辑存在内控机制不完善、审核把关不严格等问题,理应对此承担责任。”(注:在2015年、2016年,《肿瘤生物学》因虚假同行评议,进行过两次批量撤稿。)这涉及到此次撤稿的共同原因是论文伪造同行评议。同行评议是决定一篇投稿论文能不能在期刊发表的重要机制。一般而言,论文作者向期刊投稿后,期刊编辑会邀请具有专业知识、和作者没有利益相关的学者,评议论文的价值和质量。期刊主编在同行评议的基础上决定是不是接收论文。同时,和很多期刊的做法一样,《肿瘤生物学》此前规定,论文作者可以向期刊推荐评审这篇论文的合适专家。此举本是为了让细分领域的研究能有对口的专家进行评审,但这本基于科研诚信的制度同时意味着有空可钻。造假者或是提供伪专家名单,或是提供真专家的假邮箱。如果期刊选择他们作为审稿人,会得到一份第三方中介机构发来的热情洋溢的正面评议回执,从而“助推”论文发表。在和中国科协的会谈中,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表示:“在撤稿事件中,出版集团确实存在期刊编辑对评审专家信息、评审专家评审意见审核不严格等问题,正在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完善内控机制,出版集团已经解除与涉事期刊的合作。”为何医生群体成为这批撤稿论文的主体据澎湃新闻()统计,被撤稿的107篇论文作者来自125家中国研究机构、4个国外研究机构。其中,相比高校研究人员,此次被撤稿的论文作者大部分来自国内各大医院。山东大学附属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大学附属医院成重灾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三甲医院在列。值得一提的是,统计来自各大医院的第一作者所属科室时,泌尿外科和普外科的比重最多,分别占比13%、12%,其次是神经外科,占比7%。统计来自各大医院的第一作者所属科室时,泌尿外科和普外科的比重最多。来源: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医生群体的身影出现在此次撤稿事件中,和目前国内的医生评价体系有所关联。医生晋升、评职称需要论文,有的医院还会对论文发表在哪一类期刊有硬性要求,比如需要是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之一)收录的文章。比如,据《知识分子》披露,在国内某三甲医院的“卫生技术医师系列评聘标准”文件中,要满足“正高标准”的第一条要求便是: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本专业研究性论著,SCI单篇影响因子大于等于0,或影响因子大于等于0的2篇以上,或影响因子大于等于0的4篇以上。这意味着医生若想晋升,在问诊之余还需撰写医学论文,根据医院评价体系来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此次宣布撤稿的《肿瘤生物学》期刊是国际肿瘤及生物标记物学会(ISOBM)的官方期刊,2015年的影响因子为926。它虽然是肿瘤学领域偏低级别的期刊,但仍属于被SCI收录的一类。

中国医学论文撤稿流程

不需要。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及网民的言论自由权,特此公告网站撤稿流程:一、填写《网站撤稿申请单》附后),该申请单需依据删除帖子的不同类别加盖单位公章或填写申请两次撤稿并非学术造假?国庆假期结束的第一天,Science杂志将中国地质大学宋怀兵副教授两个月前发表的文章进行了撤稿处理。这也是新中国建国以来,首次被Science撤稿的论文。

如果你想要取消投稿,必须要发送撤销请求,在邮件中提供论文题目跟期刊分配的投稿编号。此外,你还需要请期刊编辑回复邮件确认,没有任何书面的确认,撤稿流程就不算完成。撤稿通常分为两种情况,即作者主动撤稿和编辑部撤稿:作者主动撤稿:(1)作者通过在线投稿系统成功投稿后,由于自身原因提出撤稿,需向编辑部书面说明情况,并签署文章所有署名作者姓名,提交所有署名作者身份证复印件,由此带来的一切损失由作者自行承担。(2)由于作者原因撤稿累计2次者,编辑部将在2年内拒收有其署名的稿件。编辑部撤稿:稿件录用后,编辑部若发现稿件存在一稿多投、重复发表、学术不端行为,编辑部将坚决予以撤稿,并将相关材料提交至编委会,做出撤稿决定;作者所缴纳的版面费将作为对期刊的补偿,并出具警示函;情节严重并给本刊带来经济损失的,还将追究作者相应责任,包括通报其所在单位、2年内不发表其署名论文、通报其他相关期刊、经济赔偿等。《检验医学与临床》编辑部将根据具体情况,对撤稿流程做出如下规定:若稿件未正式公开发表,则由编辑部撤稿并通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如作者有异议可向编辑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若稿件已正式公开发表,编辑部将在《检验医学与临床》官网及最新一期杂志上刊登“撤稿声明”,并向相关数据库收录机构发送“撤稿声明”,撤回其稿件的所有数据信息。

可以撤稿,不过比较麻烦,需要提供相关资料

中国医科大学论文撤稿

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睿购买论文问题。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于韬购买论文问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张坚购买论文问题。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蔡丽生购买论文问题。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王贞购买论文问题。山东大学王秀丽购买论文问题。南京理工大学陆伟购买论文问题。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明飞违反论文署名规范问题。北京华油冠昌环保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套取财政科研资金问题。

一、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睿购买论文问题,二、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于韬购买论文问题 ,三、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张坚购买论文问题 ,四、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蔡丽生购买论文问题 ,五、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王贞购买论文问题,六、山东大学王秀丽购买论文问题,七、南京理工大学陆伟购买论文问题,八、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明飞违反论文署名规范问题,九、北京华油冠昌环保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套取财政科研资金问题。

根据官方文件,一是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睿购买论文问题,二是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于韬购买论文问题,三是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张坚购买论文问题,四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蔡丽生购买论文问题、五是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王贞购买论文问题,六是山东大学王秀丽购买论文问题,七是南京理工大学陆伟购买论文问题,八是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明飞违反论文署名规范问题,九是北京华油冠昌环保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套取财政科研资金问题。

科技部通报9起论文造假等违规案件,具体是以下9起:1、 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睿,系委托第三方代写、代投。2、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于韬系委托第三方代写、代投。 。3、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张坚系委托第三方代写、代投,张建立监管不力并使用该论文申领科研奖励 。4、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蔡丽生委托第三方代写、代投,蔡铭智使用该论文申报研究生招生资格。5、南京医 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王贞系委托第三方代写、代投。6、山东大学王秀丽,系委托第三方代写代投,王秀丽未经孔北华同意将其列为通讯作者并伪造通讯作者邮箱,孔北华对论文撰写、投稿不知情 。7、南京理工大学陆伟系委托第三方代写,陆伟未经杨余旺同意将其列为通讯作者并伪造通讯作者邮箱,杨余旺对文章发表不知情,在文章刊出后即要求陆伟立即撤稿。8、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明飞违反论文署名规范问题。9、北京华油冠昌环保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套取财政科研资金问题。

中国论文撤稿

可以撤稿,不过比较麻烦,需要提供相关资料

可以,但是很麻烦。只要文章并未出刊,并未公布发布,就可以撤稿。作者在杂志社发表声明,说明其具体原因,即可撤回,但需用特别注意的是,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论文并未出刊,并未公布发布,如果文章已公布发布,则无法收回。出版刊物的选择,须慎重考虑,如认为刊物不适合出版,或因其他主观原因想要变更出版,一定要尽早决定,撤回在合理的时间内没有一点问题,如果已经出刊的情况下必须撤回是很麻烦的,作者可以试着解释原因,必须给出证明,书面申请发表论文的单位,予以宣告无效,如文章已被收录,申请取消相应的刊号或检索号。

发生在2017年4月的撤销107篇中国论文的事件,近期依然在发酵。目前,有多名涉事作者受到所在机构的处理。有关负责人表示,已形成明确处理意见的76篇论文涉及376人,各涉事作者所在单位已经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意见,正在抓紧履行相关程序。对撤稿论文涉事作者处理决定:一是全额收回已发放论文奖励;二是取消相关人员两年内医院年度考核评优资格;三是取消研究生导师两年内研究生导师申报及研究生招生资格;四是建议山东大学对相关研究生作出相应处理;五是对相关人员给予全院通报批评。目前这些处理决定已全部落实。具体而言,对违规行为的分类处理与责任追究的相关规定中,分列了11种情形并详细规定相应处理办法。

  • 索引序列
  • 中国医学论文撤稿
  • 中国医学论文撤稿时间
  • 中国医学论文撤稿流程
  • 中国医科大学论文撤稿
  • 中国论文撤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