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学报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学报

发布时间: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学报

两个学院不同,所以各有各的特色专业,没有可比性。就比如北大的经管和清华的工科

当然文经!绝对文经!必须文经!文经可是省内前三的三本学校啊,口碑也很好。我是那里的学生,在那呆了一年觉得校园虽然小却很温馨,学习氛围也很好。如果能去文经就去文经吧!

我想你应该很关心录取分数吧,省内的学生,要在一本线左右,祝你好运,烟台大学是一所不错的学校

博文约礼 经世致用——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办学、育人的理念和实践 仅用七年时间在校生便突破万人规模;近年来学子在全国全省各类竞赛评比中荣获国家级奖89项、省级奖80项;近三年学院考取研究生539人、专升本考试录取率连年保持在20%以上;就业率每年持续在80%以上…… 作为一所成立于2003年的年轻院校,烟台大学文经学院一次次创造着骄人的成绩。那么,是什么力量推动着该学院取得快速发展的呢?记者近日走访了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学院院长于光辉博士介绍道:“文经学院自创办以来,秉持‘以生为本、以师兴校、以改革促发展、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的理念,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全院核心工作,以学生成长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能够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生为本:搭建个性培养平台,促进人人成人成才 坚持“育人”核心 “正是有了学生,大学才成为大学,文经学院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学院的职责和使命也在于此。”于光辉院长说,“学生是学院的主人翁,文经学院的全部工作要紧紧围绕‘育人’这个核心任务来开展。” “全面培养”和“个性培养” 文经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发展需求,树立“全面培养,有教无类”的观念,尊重每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文经学院里拥有茁壮成长的土壤,都拥有施展才华的舞台,都拥有展翅高飞的蓝天。” 同时,学院深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和他们的个性差异与发展潜能,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力求“个性培养”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成人”又“成才” 于院长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大学的教育应该是多类型、多层次、多渠道的“多元”教育,应该摒弃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的应试教育观念,要注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人成才规律,以学生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重视学生的心灵塑造、人格构建和人生观引导,首先要求学生能够“成人”,其次再在专业知识、就业技能上有所精进提高,进而“成才”。 于院长说:“‘博文约礼’、‘经世致用’是我们对‘文经’的诠释,也是学院育人的理念和特色所在。前者要求我们重视对学生的通识教育,培养较高的基本素质,塑造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为人处世风格;后者要求我们注重与社会结合,强调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学习的应用性,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师兴校: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促进教育教学水平提升 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学院突出“以师兴校”发展理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内涵。“大学里不仅要有大楼,更要有大师,师资水平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我们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其中70%的师资来自烟台大学,他们是学院教育教学的核心力量。目前现有教职工872人,其中专任教师593人。教师中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占8%,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约占85%。”于院长告诉记者。 学院充分依托烟台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引进烟台大学资深专家教授担任学院各系系主任和核心教学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充分发挥烟大优秀教师在学院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且积极聘请社会名流、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课。另外,学院还拥有一批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师德高尚的青年专职教师力量。 助推教师专业水平提高 烟台大学的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不仅在学院里担任课程,还担任学院青年教师的督导老师。青年教师同他们结对子,拜师学艺,向老教师学习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通过老教师、老教授的“传、帮、带”使青年教师逐步成为教学骨干能手。近日,由学院青年教师殷晓彦、王燕指导的两支学生代表队在2011年“金蝶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山东赛区的比赛中,喜获特等奖和一等奖,并将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大赛。 学院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和做法,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其具有教师培养、教学评价、教学研究三大职能,改变以往“重评价轻发展、重管理轻培养”的观念,巩固教师的主体地位,实现从“鉴定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变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同时,学院还将积极筹建“微格教室”,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级课题7项、省部级课题12项,出版教材、专著18部,在各大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76篇,其中被SCI检索22篇,《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学报》也成为教师学术交流的良好平台。以改革促发展:探索人才培养成功之路 “保障人才培养高质量,就需要不断地推进改革,全力满足学生成人成才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于院长说。为此,近年来学院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多种创新举措推动人才培养。 优化学科专业 在现有22个本科专业和13个专科专业的基础上,学院根据自身特定环境、社会需要及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学科专业的调整改革,树立“瞄准市场找定位、突出特色求发展”的理念,全力推进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及时补充时代新课题、社会新变化、市场新机遇所带来的新知识、新经验、新角度,与时俱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近年来,学院新增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黄金经济方向”等适应胶东地区经济发展的新专业(方向)。 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教学。学院加大力度对有考研和专升本计划的学生进行培养,经常组织多种考研、专升本的交流会和辅导班,并且还设置了专门的考研自习室、专升本自习室,让同学们受益匪浅。近三年,文经学院共有539名同学先后考取了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在专升本考试方面,学院连年升本率保持在20%左右。 学院始终强化学生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程的不间断学习,提高同学们的理论素质和运用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张晓彤同学在2010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D类特等奖;去年学院全省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统一考试通过率为6%,许多班级还高达100%。 “有的同学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并且想在这方面继续加强,我们就选聘他们作为学生助理,有的担任院长助理,有的担任各职能部门助理,有的是班主任助理。这一举措很受同学们欢迎。”于院长介绍道。建校以来,学院有近百名同学在激烈的角逐中一举夺魁,考上了各地区的国家公务员,其中有不少曾经担任过学院的学生助理。 学院为了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和素质修养,广泛开展各种文艺、学术、体育等活动,积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文经讲堂”、综合素质大赛、歌手大赛、辩论赛等各层次、各类别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着学生的课余生活。学院先后派出5批80名学生赴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留学。其中,2007级赴韩交换生刘津言和吕曦两位同学还分别被评为中国留学生联合总会外联部部长和韩国语形象大使。 强化“一体两翼”实践教学 为了培养出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学院强化教学的实践性,推动教育与就业的良好结合,探索出了“一体两翼”实践教学改革新举措。2010年5月,学院申报的《独立学院“一体两翼”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研究项目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 “一体两翼”中“一体”为实践教学主体(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内容和职业资格培训内容),“两翼”为创新实践翼、创业实践翼。学院大力推进校企结合,与40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创建实习基地,聘请双师型师资,联合培养社会紧缺的人才。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于院长认为:“教育是公益事业,因此高校有责任、有义务来关注社会发展,介入社会发展,服务甚至推动社会发展,这不仅仅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更应该直接参与、研究和解决社会新课题。”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文经学院近年来不断加大办学投入,营造健康良好的育人环境,积极打造绿色校园、低碳校园、和谐校园。倡导公益行为,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敢担当的大学生。2009年,在积极开展公益慈善活动的基础上,文经慈善义工管理中心被评为“烟台市慈善义工组织”,并有五名学生义工获得“百名全市优秀义务工作者”荣誉称号。2010年,学院07级市场营销专业张鲁嘉同学,在危急时刻舍己救人,事迹感人,成为2010年烟台市重大宣传典型。 教育先行勇担责任 在全社会就业难的背景下,学院主动尝试解决社会难题,以“替国家分忧、为社会减压、帮家庭解愁、助学生就业”为己任,创新性地建设了大学生就业创业试验园。由于试验园切实为学生提供了就业创业的平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问题,后来学院被团省委和烟台市授予“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又被评为“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学院率先提出建设“低碳校园”的方案,并从科研、教学、文化活动、生活服务、意识培养等多个方面推进此项建设的实施开展。为了深化对低碳经济的科研成果,文经学院组织教师编写了国内高校首部低碳经济教材《低碳经济概论》,现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填补了国内此项教学研究的空白,得到知名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教育科研服务地方 在我国高校黄金学科空白和黄金人才匮乏的背景下,学院瞄准黄金经济发展趋势,依托烟台地区黄金产业的优势,以培养黄金经济的紧缺人才和新型人才为己任,积极申请黄金经济相关专业,成立了“烟台大学文经学院中国黄金产业与市场研究所”、“黄金专业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建立了黄金文献的数据库,创办了黄金经济专业方向班并培养出广受欢迎的第一届毕业生。 近日,在烟台市高新区与驻烟高校科研院所战略合作暨校院所企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于光辉院长与高新区领导签订了战略合作项目协议,学院今后与高新区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项目申报、人才培养等方面将紧密合作,为蓝色经济发展提供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充沛的智力资源。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在仅仅八年的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积极改革,总结出了适合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育人特色。牢牢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实施紧贴地方经济发展态势的前瞻性人才培养战略,坚持走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道路,将学生摆在主体地位,将促进教师发展作为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必要举措,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勇担服务社会的责任,培养社会需求的栋梁。 我们相信,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出台,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有了新的要求,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将会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推动办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请采纳

烟台大学学报

仅仅《烟台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是中文核心期刊。另外还有《烟台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 ,但并不是中文核心期刊。两个期刊是分开的,是各自独立的

教学研究论文1.《法学教育对法律职业道德意义的探讨》,载《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10期2.《如何顺利地通过律师自学考试》,载《中国当代教育》2003年第7期3.《当代法律家培养的困境及出路》,载《烟台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4.《WTO与中国法学教育的现代化》,载《山东省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2期5.《21世纪法学专业的教育方法及其改革》,载《烟台大学学报》2002年高教研究专辑6.《21世纪法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宏观思路》,载《烟台大学学报》2004年高教专辑7.《构建富有特色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教学水平稳步提高》,载《传承历史呼唤未来》,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教学表彰/奖励1.全国首届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3年(证书)2.《民法》(教材),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一等奖(第二位),2006年(证书)3.《法学专业教学改革思路、特色与成效》,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首位),2005年4.《法学院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的构想》,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首位),2002年5.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006年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2012年学术研究课题1.《用益物权基本问题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3—2005年,负责人2.《中国未来民法典·继承权制度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1—2003年,第二位3.《特许物权研究》,司法部科研课题,2003—2005年,负责人4.《矿业权法律制度研究》,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2006—2009年,负责人5.《山东省水权及其市场化理论研究》,山东省软科学项目,2006—2009年,负责人学术论文1.《公司IT化的若干法律问题》(首位),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2期2.《公司瑕疵设立的法人格规制》(首位),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2期3.《用益物权的法律属性》(独立),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6期4.《构建预告登记制度的几个问题》(首位),载《法学家》2003年第4期5.《民事习惯的动态法典化》(首位),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1期

烟台大学学报投稿经验

中英文对照标题、中英文摘要(不超过300字)、关键词(不得少于3个)、中英文作者单位(单位名称、省市、邮码)、作者姓名、有效联系方式(通讯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电子版文件请使用Word-2000编辑,文中图、表格和公式请用Office软件编辑。 基金项目及第一作者简介格式如下:基金项目: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T7714-2005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实引方式在正文中标注,即在正文中用上角标标注参考文献序号,与文后参考文献序号相对应。不要使用作者年制标注参考文献,以避免造成标注混乱。

增刊一般的学校都不承认的

烟台大学有绝对的优势

刊名: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Yanta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主管:山东省教育厅主办:烟台大学主编:韩晓玲编辑出版:烟台大学学报编辑部周期:双月刊出版地:山东省烟台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2-3194CN:37-1104/C 现用刊名: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时间:1988《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烟台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自1988年创刊伊始,一直坚持“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高水平,高质量”、“求新求实”的办刊原则,坚持人文社会科学的正确导向,注重涵纳对已有理论新见解、对科学方法新探索、对某一学科领域新开拓的有效信息,刊出大量促进哲学、法学、经济学、文学、史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学科发展的文章。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双百方针”,繁荣和发展学术,促进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力争为解决实际问题做出重大贡献。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百强学报 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建筑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山东省优秀科技期刊被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新闻出版局评为山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主办单位:烟台大学主编:郭善利ISSN:1004-8820CN:37-1213/N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邮政编码:264005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鲁东大学应该是一所三本类院校,成立时间比较晚。

《“活私开公”:东亚志愿主义发展的新路径》,《南开学报》2013年第3期。《城乡结合部非定居性移民的“社区感”与“故乡情结”》,《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发展模式”研究的理论依托及其再定位》,《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2期。《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管理之痛——以社会原子化为分析视角》,《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12期。《“乡校撤并”与村落社会危机》,《社会科学报》2012-11-29日。《转型期单位内部个人与组织关系的变迁及其影响》,《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第6期。《地域社会学:何以可能? 何以可为?——以战后日本城乡“过密—过疏”问题研究为中心》 《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5期。《城市管理“网格化”模式与社区自治关系刍议》《学海》2012年第3期。《城市社会管理网格化模式的定位及其未来》,《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2期。《“村落终结”与农民的再组织化》,《人文杂志》2012年第1期。《共生思想与包容性社会政策体系的构建》,《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回应时代危机的跨学科力作》,《吉林日报》2011-10-22。《老年群体与都市公共性构建》,《福建论坛》2011年第10期。《乡村“过疏化”背景下城乡一体化的两难》,《浙江学刊》2011年第5期。《城市化与“村落终结”》,《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单位人”集体行动的实践逻辑——基于东北老工业基地H厂的个案考察》,《学术研究》 2011年第2期。《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逻辑》,《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过密社会”视域下城市社会管理的误区和盲点》,《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2期。《东亚现代化的“特殊”与“一般”》,《东北亚论坛 》2011年第3期。《“内藩外夷”与“五族共和”》,《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3期。《社会原子化:理论谱系及其问题表达》,《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单位社会”历史地位的再评价》,《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7期《本土情境下中国第三部门发展困境及道路选择》,《社会科学研究 》2010年第5期。《空间生产、资本接续与权力介入的实践逻辑——对东北C市马路劳工生存状态的调查》,《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单位社会”起源之社会思想寻踪》,《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6期。《社会政策体系构建的社会理论基础》,《河北学刊》2010年4期。《“新发展主义”的理论谱系及问题表达》,《福建论坛》2010年第10期。《“过密社会”的来临及其挑战——以日本东京为例》,《江海学刊》2010年第2期。《16至19世纪中日“统治体制”变革思想之比较研究》,《史学集刊》2010年第5期。《中国社会后单位时代来临?》,《社会科学报》2010-08-26日。《寻找中国社会的“自性”》,《社会科学报》2010-02-04日。《单位社会的终结及其社会风险》,《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6期。《转型期中国社会原子化动向及其对社会工作的挑战》,《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流动的公共性》,《开放时代》2009年第4期。《学贯中西:重建社会学学科知识的基础》,《江海学刊》2009年第3期。《江海学刊与社会学的学缘》,《江海学刊》2009年第2期。《社会学学科知识基础的重建》,《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09-22日。《走出畸形“科研中心观”》,《社会科学报 》2009-06-11日。《知识传统重建:社会学复兴的第一步》,《社会科学报》2009-02-12日。《中西社会结构之“异”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三十年》,《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6期。《社会重建的真意》,《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5期。《寻找中国社会的“自性”——梁启超“中国社会论”初探》,《江海学刊》2008年第3期。《中产阶层郊区化与城市公共文化的衰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第1期。《地域力与社会重建——以日本阪神淡路地震为例》,《福建论坛》2008年第8期。《“典型单位制”的起源和形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4期。《单位制度变迁与集体认同的重构》,《江海学刊》2007年第1期。《马克思社会空间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2期。《文明论:东北亚研究的新视角》,《东北亚论坛》2007年第3期。《轿车文明对都市社会空间的重塑》,《思想战线》2007年2期。《社会学的人文属性与社会学研究》,《社会》2006年第2期。《20世纪下半叶日本的“过疏对策”与地域协调发展》,《当代亚太》2006年第10期。《注重社会基础秩序建设》,《吉林日报》2006-11-04日。《东亚“新公共性”的构建及其限制——以中日两国为中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第6期。《找回“丢失的传统”》,《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中日现代化起点的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5第7期。《全球化、民族国家与东亚认同》,《史学集刊》,2005年第3期。《19世纪中叶的中日近代世界秩序体认》,《日本学论坛》2005年第2期。《中外现代化比较研究的新趋向》,《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11期。《东亚危机论的再认识——以中日韩为中心》,《日本学论坛》2005年第6期。《重建社会管理体制》,《吉林日报》2005-11-26日。《“典型单位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社区发展的制约》,《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4期。《大学文科研究性教学中的考试问题》,《湖北招生考试 》2004-06-15日。《中国传统对外观念对早期现代化的影响》,《史学集刊》2003年第1期。《中日现代化比较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东北亚论坛》2003年第4期。《非西方化:东亚现代化研究的新取向》,《光明日报》2003-07-08日。《区域文化与社会发展——以吉林区域文化为中心》,《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6期。《从“甲午”到“庚子”——论晚清华夷观念的崩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1期。《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勃兴》,《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4期。《中日现代化比较研究一百年》,《世界历史》2001年第3期。《城市社区建设要选好“着力点”》,《光明日报》2001-01-15日。《中日早期现代化的比较》,《光明日报》2001-02-20日。《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社区建设》,《中国社会报》2001-03-20日。《城市社区建设要选好“着力点”》,《中国社会报》2001-03-03日。《世纪交替与史学回应》,《学术研究》1998年第1期。《中日近代世界观的形成与两国早期近代化的成败》,《日本研究》1996年第2期。《徐继畲研究的新收获》,《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6期。《说“文化寻根”》,《华夏文化》,1995年第5期。《甲午战争与华夷观念的崩溃》,《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关于“孙黄并称”的历史思考》,《黄兴研究文集》(《近代史研究》专号)1994-10-01日。 《略论锁国闭关时代中日认识西方的情报系统》,《日本研究》1994年第3期。《戊戌维新派“腹地自立”维新方略初探》,《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关于近代史开端的几个理论问题——兼评两种东北近代史开端说》,《北方文物》1994年第4期。《西望白山云气渺,图们江水自悠悠——吴禄贞的延吉筹边生涯》,《文史知识》1994年第6期。《一个新领域:近代中国“前史”研究》,《学术研究》1994年第4期。《近代中日“开国”的历史比较》,《东北师大学报》1993年第6期。《鸦片战争前后中日两国世界史地研究比较论》,《社会科学辑刊》1993-06-《汪精卫早期历史三大疑点浅析》,《北华大学学报》1993第2期。《近代中日两国出使西洋的比较研究》,《历史教学》1993年第3期。《东北亚史研究的新视角》,《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年第10期。《武昌起义后列强中立政策历史影响新探》,《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十六至十八世纪天主教在中日两国传播和禁绝的比较研究》,《历史教学》1992年第2期。《中日两国对近代西方认识的比较研究》,《历史教学》1989年第2期。《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和汪精卫》,《社会科学战线》1986第4期。

全体育虎扑现在最火的是《加油中国》体育杂志   加油中国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原《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鲁东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 ,创刊于1984年5月,国内外公开发行。现为双月刊,A4开本,每期96页,每季末出版。国内统一刊号:CN 37-1452/C;国际统一刊号:ISSN 1673-8039。 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办刊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以促进社会主义学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为职责。本刊主要刊登哲学 、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创新性论文,以刊登本校哲学、社会科学各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为主,同时也发表校外学者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本刊多年来始终坚持学术性与政治性的统一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在注重学术性、理论性的同时,注重刊发关心社会现实、理论联系实际的文章。 本刊现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本刊于1999年、2002年和2006年在全国社科学报评优工作中荣获“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等称号。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截至2015年5月,学校共有教职工1120人,其中专任教师847人,教授59人,副教授299人,具有硕、博士学历学位的310人;拥有7个省级教学团队,1名国家优秀教师,5名省级教学名师。 国家优秀教师:刘彩凤 省级教学名师:郐军、王枚、薛元昕、刘勇、刘敏 省级教学团队团队名称负责人获评年份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刘敏2015年会计专业教学团队王书果2015年 国际商务专业教学团队郐军2012年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团队穆国岩2011年多媒体技术(影视方向)专业教学团队薛元昕2010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王枚2008年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刘敏2007年 质量工程 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建设专业8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师资培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58门。 2014年,学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 国家重点建设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国际商务、船舶工程技术、会计、软件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食品检测及管理 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 省级示范基地:现代技术制造中心 省级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基地、模具实训基地、食品与生化工程实训基地等国家师资培训基地:数字影视制作、建筑工程系 省级特色专业:皮革制品设计与工艺、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物流管理、商务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 省级示范专业:会计、机电一体化技术 国家精品课程:视频制作技术、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省级精品课程:网络技能项目训练、国际商务核心能力联合课程、创新与创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路由与交换技术、空气调节技术与应用、运动控制卡应用开发、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网络综合布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企业财务管理、网络零售、商务英语函电、混凝土结构识图与应用、企业网络安全技术、会计综合实训、混凝土结构识图与应用、基础会计、数控编程与操作、数据库开发与维护、职业素质教育(联合课程)、网络系统集成与管理(联合课程) 、国际商务沟通、国际商务综合实训、会展英语、进出口报关、进出口业务操作、典型塑料模具设计与制作、模具CAD/CAM/CAE、模具零件电加工、模具零件数控加工、模具图样绘制与识读、汽车传动系统检修、汽车电器检修、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汽车行驶转向与制动系统检修 、电气控制设备安装与维修、直流传动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修、交流伺服系统运行与维护、过程控制系统运行与维护、自动生产线的运行与维护、企业会计核算实务、成本会计实务、企业纳税实务、企业资金筹措与运用、企业纳税筹划、食品保鲜技术、发酵食品生产技术、食品仪器分析、食品营养及应用、食品理化检测、建筑工程计价与控制、装饰工程计价与控制、钢筋工程计量、安装工程计价与控制、建设工程计价依据 学生成绩 2012年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10个项目获5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代表山东省参加国赛,又获得5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获奖数量居全省第一。 2013年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7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居全省第一。 2014年,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奖141项,其中国家级奖项45项、省级奖项96项。 在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和2个三等奖;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1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和2个三等奖。 2012年,完成企业横向课题4项,共获得6万元研究费用。 省级科研成果获奖1项,烟台市科研成果获奖19项。 获得专利授权52项。 2013年,省级科研课题结题14项,烟台市科研课题结题3项 ;省级科研成果获奖2项,烟台市科研成果获奖35项。 2014年,省级科研课题结题9项 ;省级科研成果获奖3项,烟台市科研成果获奖16项。 在省市级立项课题44项,其中横向课题31项,获专利授权61项,获各类科研奖励23项;立项山东省科技厅带资项目和烟台市科技项目各1项,立项市“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1项。 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获得省级以上教研、科研立项课题113项,获专利授权180件,获各类教研、科研奖励和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92项。 2015年,学校争取到上级科研立项部门的课题立项14项;横向课题立项31项横向课题,结题36项;认定学术论文155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19项;获得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0项。在华东师范大学、CNKI知网等部门发布的国内200所国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科研竞争力的研究报告中,居中国高职院校第64位,山东省高职院校第4位。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1月,学习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34万册,报刊1300种。文献范围涵盖社科、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语言、文学、艺术、化工、机械、电子电工、信息工程、建筑工程等多个学科。其中较珍贵的文献有《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古今图书集成》、《十通》等。电子资源有超星电子书、维普、万方、CALIS、中国知网等数据库。 学术期刊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创刊于2003年,《烟台教育学院学报》创刊于1995年,2005年两校合并以后更名为《烟台职业学院学报》。主要栏目有半岛论坛、高等职业教育、技术与应用、实训研究与探索等。学报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2005年获全国职业院校优秀学报称号,2006年获得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二等奖,2007年获得山东省优秀期刊称号。

G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刊 名1 教育研究2 比较教育研究3 全球教育展望4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5 教育理论与实践6 教师教育研究7 外国教育研究8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9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0 教育与经济11 中国教育学刊12 教育科学13 当代教育科学14 中国电化教育15 教育学报16 电化教育研究17 教育探索18 中国远程教育19 教育评论20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1 开放教育研究22 教育导刊23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4 江西教育科研(改名为:教育学术月刊)G61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刊 名1 学前教育研究G62/G63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刊 名1 课程、教材、教法2 人民教育3 教学与管理4 上海教育科研5 教育科学研究6 教育研究与实验.理论版(改名为:教育研究与实验)7 教学月刊.中学版8 外国中小学教育9 中小学管理G2,G3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语文)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刊 名1 中学语文教学2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G3,G4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外语)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刊 名1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 中小学外语教学G4,G5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历史地理)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刊 名1 历史教学2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G5,G6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数学)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刊 名1 数学教育学报2 数学通报G2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政治)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刊 名1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 思想政治课教学G7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物理)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刊 名1 物理教学2 中学物理G8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化学)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刊 名1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 化学教育G91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生物)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刊 名1 生物学教学G64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刊 名1 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 教育发展研究3 中国高等教育4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5 江苏高教6 中国高教研究7 现代大学教育8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9 高教探索10 黑龙江高教研究11 复旦教育论坛12 中国大学教学13 辽宁教育研究14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G7各类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刊 名1 中国特殊教育2 民族教育研究3 职业技术教育4 中国成人教育5 教育与职业6 职教论坛7 成人教育8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9 继续教育研究G8体育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刊 名1 体育科学2 中国体育科技3 体育与科学4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5 体育学刊6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7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8 体育文化导刊9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0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1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2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3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4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5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6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信息由 山东期刊采编中心 提供:国家级教育类:中国校外教育中国科教创新导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省级教育类:吉林教育,陕西教育,中小学电教,科教文汇,文教资料,等等。核心教育类:成人教育中国成人教育等

  • 索引序列
  •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学报
  • 烟台大学学报
  • 烟台大学学报投稿经验
  •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