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95

听雨轩808
首页 > 论文问答 > 城市灾害论文题目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yaze0102

已采纳
而事实上,考察队见到的景象仅仅是四川地震灾区的缩影。 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宗晋院士9月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四川汶川地震及灾损评估情况发布会上透露,汶川大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初步统计,地质灾害多达12000多处,潜在隐患点近8700处,有危险的堰塞湖30多座。 根据9月19日国务院公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整个地震灾区亟须治理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有8693处,其中需要搬迁避让的有4694处。 今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地震灾后重建工程的选址,应当符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抗震设防、防灾减灾要求,避开地震活动断层、生态脆弱地区、可能发生重大灾害的区域和传染病自然疫源地。” 10月6日下午,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政府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何飚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电话采访时表示,在重建过程中,当地已经考虑到了地质灾害的问题。 “就地、就近、分散安置的原则是四川省政府确定的重建方针。”何飚对记者说,“在重建时,首先就进行了地质灾害的排查,由县政府组织国土资源、规划建设部门根据防震避灾、科学选址的要求,开展农房恢复重建的安全选址工作,防止在可能发生洪灾、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的危险地段选址建房。” 何飚说,规划选址和农房设计已经在9月15日前完成了。而对于因地震及次生灾害受损但不构成危房的农村房屋,阿坝藏族自治州按照“轻微损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3个档次,每户补助标准分别确定为1000元~2000元;2000元~4000元;4000元~5000元。对恢复重建永久性住房的农户,全州平均补助标准为每户2万元,根据受灾农户的经济状况和家庭人数实行分类分档补助。 据阿坝藏族自治州灾后重建指挥部城乡重建办公布的信息,截至10月2日,全州农房恢复重建累计开工61878户,占需建设总量的80%,竣工32365户,占需建设总量的52%。全州有5263户重建房屋完成了场地平整工作。 重建后,如何恢复生产,恢复正常的生活也是专家们考察的重点。 汶川县龙溪乡俄布村位于海拔2324米的大山上,属于高山羌寨,人口355人。在这次地震灾害中,死亡4人,受伤9人,倒塌和损坏民房70间,死亡牲畜1251头(只),输电线路、灌溉水渠、人畜饮水管道、乡村公路等严重损毁。 住在公路边救灾帐篷里的58岁村民何清平告诉记者:“家园已经完全破败,没有生产和生活条件了。” 在龙溪寨的废墟中,记者遇到了背着一筐小土豆、满头大汗的陈明慧。她告诉记者,地震后,土豆产量锐减。“往年亩产30背(箩筐),今年才收了4背。而且都是小土豆。”由于土豆太小,卖不掉,只能喂猪。地震后,陈明慧的丈夫外出打工了,她带着两个孩子,并供养着两位老人。每人每天政府补助10元和1斤粮食,但3个月后,这些补助就没有了。 地震还破坏了农村的道路和水利设施。陈明慧告诉记者,从田里背一筐土豆回家,要在山里走两个多小时。 在汶川、北川等地,许多农民都向记者证实,地震后农作物普遍绝产或减产。国务院公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也指出,地震后,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下降,人均耕地减少,耕地质量下降,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难度极大。”“不少地方失去基本生存条件。” 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灾后重建规划组统计,未来几年,四川等地灾区需要修复受损农田05万公顷,恢复重建农业生产大棚2880万平方米、畜禽圈舍2211万平方米、养殖池塘23万公顷、机电提灌站9982座、机耕道18392公里。
232 评论

王豆豆228

第一章 灾害学概述1 灾害的含义2 灾害的类型3 灾害的分级4 灾害对人类社会的主要危害5 我国灾害的特点6 城市灾害思考题第二章 防灾减灾学概述1 防灾减灾基本概念2 防灾减灾的基本目标、原理、措施3 防灾减灾学科4 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学科的主要内容5 国内外防灾减灾发展趋势思考题第三章 地质灾害及其防治1 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危害2 滑坡灾害及其防治3 崩塌灾害及其防治4 泥石流灾害及其防治5 地面沉降及其防治思考题第四章 火灾及建筑防火1 火灾灾害概述2 建筑火灾的燃烧特性3 火灾烟气4 建筑构件的火灾性能5 建筑防火设计思考题第五章 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1 地震的基本概念2 防震减灾的主要措施3 防震减灾中的地震应急活动思考题第六章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1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概述2 场地、地基和基础3 地震作用计算4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5 多层与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6 隔震(振)耗能技术在结构抗震中的应用7 钢筋混凝土框架设计实例思考题第七章 风灾害与抗风设计1 风的类型和等级2 风灾的危害3 工程结构的抗风设计4 防风减灾对策与防风减振技术思考题及习题第八章 洪灾及城市防洪1 概述2 洪灾的破坏作用3 洪灾的分类及特点4 洪灾形成的影响因素5 我国洪涝灾害特点6 水文分析与设计洪水7 防洪减灾措施8 防洪工程设计思考题及习题第九章 城市防雷、防爆及防空工程概述1 城市防雷工程2 城市爆炸灾害及其预防3 城市人民防空工程思考题及习题第十章 灾害的风险分析与评价1 风险分析理论2 灾害风险分析思考题及习题第十一章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1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概述2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3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4 城市灾害应急预案思考题及习题附录A 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附录B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附录C 风荷载体型系数附录D 一般工业、民用建筑防雷措施附录E 灾害自救常识参考文献

261 评论

花花only

我也要!我也要!张继全那个坏人。。留这么残暴的论文

139 评论

爱吃豆包

请以广州常见自然灾害为题写一篇科技调查论文~初中地理主观题目~ 悬赏分:10 - 解决时间:2009-2-6 23:22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的国家。各地区在不同时节可能遭受不同自然灾害的侵袭。如地震、火山、寒潮、霜冻、泥石流、台风、洪涝、冻雨、干旱、暴风雪等。人们在适应、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请以广州的常见自然灾害为主题,写一篇科技调查论文。内容包含: ⑴分析广州常见自然灾害与自然环境的联系; ⑵列举广州遭受的自然灾害实例。 ⑶广州抵御灾害的措施和实施效果。 ⑷自己对广州抵御自然灾害的实施建议和设想。 要求:观点鲜明,主题突出,立意准确,言之有理。字数在400~600字左右。 (注:也可以调查报告、作文、书画、动漫、摄影等形式提交作品) 雪灾 2008年1月10日起中国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19个省级行政区均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死亡60人;失踪2人,紧急转移安置9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千公顷;倒塌房屋3万间,损坏房屋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9亿元。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6省、区受灾最为严重。 缅甸热带风暴 2008年5月2日早晨,热带风暴“纳尔吉斯”在缅甸的海基岛附近登陆,最高时速超过190公里。3日,缅甸政府当天宣布5个省邦为灾区。截至16日,缅甸强热带风暴造成的死亡人数升至77738人。风暴发生的地区位于缅甸人口稠密区,占了国家总人口的将近三分之一,加之当地建筑抗风能力薄弱,多为竹木等结构,因而造成非常惨重损失。 5·12中国四川汶川0级特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0级地震,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湖北8省市不同程度受灾。截至22日10时,四川汶川8级地震已造成截至目前,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27人遇难,373612人受伤,失踪17918人,累计受灾人数0965万人。 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变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近50年来,我国每年由地震、地质、旱涝、海洋、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二、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管理缺乏综合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基本是以单一灾种为主、分部门管理的模式,各涉灾管理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由于没有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各灾种之间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动,造成了许多弊端,如缺乏综合系统的法规、技术体系政策与全局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缺少系统的、连续的防灾减灾思想指导,不利于部门之间协调;缺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技术系统;缺少专门为灾害救援的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体系;信息公开和交流渠道不顺畅;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学决策评估支持系统与财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响防灾减灾实效。 投入不足 资金渠道单一 全国每年投入到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和应用的经费十分有限,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防灾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防灾减灾科研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由于防灾减灾科研具有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近期经济效益,很难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主动投入,造成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广的中间环节与适合防灾减灾工作规律的运行机制,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一些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不足10%,严重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科技资源尚待优化配置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气象、地震、地质、环保等领域,由于缺乏宏观协调管理及传统的条块分割现状,一方面各领域主要关注本领域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研发工作主要局限于解决本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开发与应用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在基础地理信息、救灾设备和队伍建设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另一方面,仪器、设备、资料、数据等都由部门、单位甚至个人所有,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共用,资源条件不能系统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法形成合力和整体创新优势。 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缓慢 一是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发展与应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灾种的应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别较大,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三是技术手段和装备落后,监测能力不强,短期预测预报能力还较低;四是缺乏各类灾害的科学评估模型和方法,灾害信息共享应用和评估的技术急需完善;五是对一些重大灾害的认识与防治技术,长期徘徊不前;六是现有科研结合国情实际不够密切,科技整体支撑能力有待提高等。 防灾减灾高水平科技人才匮乏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专业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中,基层防灾减灾机构普遍缺少技术应用人才,与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重点结合不密切,特别缺乏防灾减灾领域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另外,研究经费、待遇等方面条件较差,影响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科普宣教力度不够 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没有固定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我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最终影响我三、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 建立统一综合的防灾减灾组织保障体系 设置统一的具有危机管理性质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大政方针做出决策,逐步实现从部门为主的单一灾种管理体制向政府和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综合应急管理体制转变。 加强科技主管部门与涉灾管理部门的协同,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分布式的协同管理职能和机制。 成立集合各灾种、各专业及相关管理部门专家的顾问团体;建立防灾减灾决策的专家咨询系统,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完善防灾减灾科技进步政策与创新机制 制定科技支撑防灾减灾办法与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人才培养选拔等方面给予支持;将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工作计划,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在大中小各级学校教育中适当引入防灾减灾课程及读物。 建立高效、合理的防灾减灾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科技投入机制、成果转化机制、政策激励机制与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推广应用。 多渠道增加对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 将防灾减灾发展所需投入纳入每年科技经费预算,按照一定的使用比例,支持研究开发工作、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参加国际交流等。并使防灾减灾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科技经费增长的总体水平。 建立社会防灾减灾基金,吸收企业、社会团体、公民及海外人士对防灾减灾的捐赠,按比例将部分基金用于科技投入。 用给予引导资金的方式,促进地方政府增加防灾减灾科技投入,引导技术开发机构与企业投资防灾减灾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促进防灾减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借助全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整合全国各灾害管理部门的分类灾害信息资源,全天候运转监测网;以网络技术为纽带,积极推广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控系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建设覆盖至全国各乡村的主要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及网络技术,综合集成防灾减灾各单位上报的灾情信息,构建包括灾害应急响应、灾害信息分析、灾害救援决策、救援信息反馈等在内的防灾减灾技术及信息资源平台。 加强防灾减灾科技能力与科技队伍建设 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和现代院所制度建设,进行课题制、首席专家负责制和科研经费预算等防灾减灾科技机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鼓励科研与地方防灾减灾需要紧密结合,开展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和治理;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防灾减灾技术和装备,实现产业化;与管理部门合作,尝试推广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和管理方法,探索区域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模式;参与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试验示范区建设。 在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大力培训一线工作的防灾减灾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改善基层技术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通过科研项目、激励措施、分配制度、考核选拔等吸引和稳定人才队伍,培育有竞争力的研究群体,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培养防灾减灾后备人才,逐步在我国高校中开办防灾减灾专业教育。 加强国内外防灾减灾科技交流与合作 鼓励防灾减灾科研机构、管理部门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获得先进的应用技术及管理经验,追踪最新技术。在跨国、跨区域的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中,政府应积极协调,为项目实施提供帮助和保障。

344 评论

我的飞飞

请以广州常见自然灾害为题写一篇科技调查论文~初中地理主观题目~ 悬赏分:10 - 解决时间:2009-2-6 23:22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的国家。各地区在不同时节可能遭受不同自然灾害的侵袭。如地震、火山、寒潮、霜冻、泥石流、台风、洪涝、冻雨、干旱、暴风雪等。人们在适应、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请以广州的常见自然灾害为主题,写一篇科技调查论文。内容包含: ⑴分析广州常见自然灾害与自然环境的联系; ⑵列举广州遭受的自然灾害实例。 ⑶广州抵御灾害的措施和实施效果。 ⑷自己对广州抵御自然灾害的实施建议和设想。 要求:观点鲜明,主题突出,立意准确,言之有理。字数在400~600字左右。 (注:也可以调查报告、作文、书画、动漫、摄影等形式提交作品) 雪灾 2008年1月10日起中国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19个省级行政区均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死亡60人;失踪2人,紧急转移安置9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千公顷;倒塌房屋3万间,损坏房屋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9亿元。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6省、区受灾最为严重。 缅甸热带风暴 2008年5月2日早晨,热带风暴“纳尔吉斯”在缅甸的海基岛附近登陆,最高时速超过190公里。3日,缅甸政府当天宣布5个省邦为灾区。截至16日,缅甸强热带风暴造成的死亡人数升至77738人。风暴发生的地区位于缅甸人口稠密区,占了国家总人口的将近三分之一,加之当地建筑抗风能力薄弱,多为竹木等结构,因而造成非常惨重损失。 5·12中国四川汶川0级特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0级地震,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湖北8省市不同程度受灾。截至22日10时,四川汶川8级地震已造成截至目前,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27人遇难,373612人受伤,失踪17918人,累计受灾人数0965万人。

83 评论

Charleswpf

原来题目要求是这个。。我知道咋写了~!谢啦!~

342 评论

相关问答

  • 城市灾害论文题目

    原来题目要求是这个。。我知道咋写了~!谢啦!~

    xuzhenying 5人参与回答 2024-07-05
  • 城市灾害论文选题

    都是一个班的

    卉峰呢喃 4人参与回答 2024-07-04
  • 城市灾害论文

    用你们学校的校园网上万方找学位论文,本科、硕士都可以呀。我看了,那里面有的,不过我不是校园网不能下载文献。

    霸州楚楚吊顶 5人参与回答 2024-07-05
  • 典型城市灾害论文

    重庆市是全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之一,自然灾害具有种类齐、分布广、发生频繁、损失重、危害大等特点。该市自改革开放以来救灾能力不断提高,1978年12月到2008年

    兜里五块糖 2人参与回答 2024-07-02
  • 城市灾害论文摘要

    让大家都回农村住

    后知后觉付 5人参与回答 202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