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关于年画的文献记载

关于年画的文献记载

发布时间:

关于年画的文献记载

每逢春节,人们都喜欢买些鲜艳悦目的年画,贴在门上或室内,增添新春佳节的祥和气氛。春节贴年画,在我国由来已久。年画,古称“门神画”,其最早的名称叫“门画”。据《风俗通义》记述,在先秦两汉年节宗教信仰有祀门之习俗,故神荼、郁垒成为我国最早的司门之神。晋代宗懔《荆楚岁时记》道:“正月一日,给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  古书里记载,神茶、郁垒两兄弟,专门监督百鬼,发现有害的鬼就捆绑起来去喂老虎。于是黄帝就在门户上画神茶、郁垒的像用以防鬼。这个神话就是后来“门神”画产生的缘由。据说唐代皇帝曾命吴道子画钟馗像,并摹刻出来分赏给大臣贴挂以辟鬼。关于“门神画”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时,宫中闹鬼,李世民吓得心神不定,他手下的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便一个持剑、一个拿叉,昼夜替李世民站岗壮胆,宫中才平静下来。李世民觉得这两位大将太辛苦了,便令画师把二位将军的威武形象绘在宫门上。后来这个形式就流传到民间。  宋代出现雕版技术后,为木版年画提供了技术制作条件,促使年画不断发展。随着年画的广泛流传,其内容和功能也不断丰富。到清代,年画发展到高峰。从最初被作为辟邪驱鬼的符录,渐渐地又增加了吉祥如意、多子多寿、娃娃仕女一类的题材,从而也具有了表达在新一年中美好意愿,以及美化环境的功能。同时,年画也出现了表达农民自己现实生活以及民间传说、故事的内容,使年画具有了丰富文化生活,传播知识的作用。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大都用于新年时张帖,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上海有“月份牌”年画,其他还有四川、福建、山西、河北以至浙江等地。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 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  各地对年画的称谓南辕北辙,北京叫“画片”、“卫画”,苏州叫“画张”,浙江叫“花纸”,福建叫“神符”,四川叫“斗方”……不一而足。今天,各地对年画逐渐约定俗成地简称为“年画”。  年画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种民间工艺品,是一种承载着人民大众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历史上,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呼: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贴”,清朝叫“画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到:“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定名。  中国年画共有九大知名产品,分别是: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 四川绵竹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朱仙镇木版年画、武强年画、佛山年画、凤翔木版年画和东丰台木版年画等。年画的出产地,一向分成两大中心:北方是在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县的寒亭;南方是在苏州桃花坞和广东的佛山。他们的产量和制作,都各有明朗的风格,而且市场范围也很大。其中杨柳青、桃花坞、绵竹、杨家埠年画称为中国四大年画。  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气氛热烈愉快,如春牛图、岁朝图、嘉穗图、戏婴图、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等,并有以神仙、历史故事、戏剧人物作题材的。颇多作为门画张贴之用,夹杂着“神祗护宅”的观念,如“神荼郁垒”、“天官”、“秦琼敬德”等,体裁(或形式)有门画(独幅和对开)四屏条和横竖的单开独幅等。宋代已有关于年画的记载,目前见到最早的一幅木版年画是南宋刻印的《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清代中期,尤见盛行。建国后,年画在传统的基绌上推陈出新,丰富多彩,更为人民群众所喜爱。  年画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先河,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的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的反映。每逢过农历新年时买两张年画贴在大门上,差不多每家都是如此,由大门到厅房,都贴满了各种花花绿绿、象征吉祥富贵的年画,新春之所以充满欢乐热闹的气氛,年画在这里面起着一定的作用。大抵比较富厚人家,在厅房总喜欢悬挂老寿星、紫微星、福、禄、寿等。至与梅兰竹菊等花鸟图,自然亦在欢迎之列。  【起源和发展】  相传中国之年画,始于唐代。沿至宋代才普遍流行,但仍以张贴门神为多,故年画可以包括门神在内。  明初年间,日本人曾在甘肃发现两种宋朝的年画:一幅是班姬、赵飞燕、王昭君、绿珠的四美图,都作高客长袖的宫装;另一幅是灶王爷和关圣帝君。两幅画上都盖有“平阳姬家雕郎”的店铺字样,足见在宋时人物年画已具规模。  由于朱元璋提倡过新年要贴春联,这样发展下来,年画也就特别发达起来。今日被保存下来的,还有明万历年间最流行的彩色套印的木刻福绿寿三星图、天官赐福图等,刻工颇精致,迄今仍为民间所师法。还有实用的历画,如:春牛、灶马、芒神等;更有历史故事的“孟母教子”、“岳飞枪挑小梁王”。“牛郎织女”,“白蛇传”等。至于三国演义、水浒等古典文学名著,也被采用作年画题材。及至明末崇祯间,天津杨柳青的年画极为驰名,图画内容也愈见丰富。  清代人才辈出,年画的题材更加广泛,除了人物、花卉、山水等艺术作品外,还有“老鼠嫁女”、“王婆骂鸡”等讽喻画,以及用歇后语构成的连环图画,予人以一种幽默感。印制方面亦有各种各样,有木板、有石印、有胶版、有国画、有水彩、有图案、有单线平涂。有炭彩、有仿古、有创作,甚至有翻印西洋画的,例如姑苏年画中之“西洋之剧场”就是。  【年画的出产地】  年画的出产地,一向分成两大中心:北方是在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县的寒亭;南方是在苏州桃花坞和广东的佛山。他们的产量和制作,都各有明朗的风格,而且市场的范围也很大。这因为,年画在很长时期以来,一直就是民间所创造、所喜爱的美术作品。虽则年画在宋代已经具有了雏型的规模;但它的真正形成则在明代,资格最老的要算天津杨柳青的产品。  天津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原名古柳口),是在天津正西三十里的一个市镇,地当大清河的下游,风景宜人,交通便利,全镇居民经营年画生意者约占五分之二以上,由明末崇祯年间开业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悠久历史。极盛时期是在清光绪十年以前,每年要卖出二千万份以上,行销于华北和东北,远至西北的新疆各地。如齐建隆、戴连增、美利记等字号早年所印的年画,在内地即已成为珍品,在海外更难得一见。f  山东潍坊寒亭(杨家埠)年画  其次要说到寒亭年画,寒亭镇是山东潍县城东北约四十里的一块地方;但年画的制作并不在寒亭镇内,而是在寒亭附近的几个小村庄里,其中以西杨家埠最为著名,差不多有一百余家经营年画,多半只是家庭的副业,专门以此为业的不过几家,其中以"同顺堂"一家为最大,资本雄厚,出品除行销于山东境内各县外,南至大江流域,北自东北各省,西则直到郑州一带,不可谓之不广。  寒亭的年画一共可分为六类:  第一类是神马像,门神、财神、灶王、八仙等是。  第二类是庄稼生活,像春耕图、秋收图,过新年图等是。  第三类是吉祥画像,富贵满堂、福禄寿喜、连生贵子等是。  第四类是怡情画像,渔樵耕读、春夏秋冬等是。  第五类是故事画像,廿四孝、梁山伯祝英台等是。  第六类是戏剧画像,唐僧取经、桃园结义等是。画中每个人物的表情动作,都有恰如其份的刻划。  寒亭戏剧画,多取材于舞台上的扮相,其中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完全按照舞台上的形态而画;另一种则是把舞台上的形态加以点缀,例如:战士便都有骑马,战场上则配搭山水树木,室内也能加上门窗和陈设。但是人物的服装,仍是模仿舞台上的装束,尤其是花脸,也都依照演剧的方式来勾抹的。据说寒亭的戏剧画是得到天津名画师王寿田不少新的稿本,因此遂一跃而与杨柳青齐名。  上述六类年画中,以第一类面世为最早;但门神、灶王还不能满足人们艺术欣赏的要求,于是第二类乃至第三类便陆续出笼了。不过寒亭一带所出的戏画,看来和杨柳青的出品很相近,只是在色彩上略有变化而已。  江苏苏州桃花坊年画  再次是苏州桃花坞的年画,其开业年代约在太平天国以后,当时与天津杨柳青、广东佛山,是鼎足而三的年画名产地。除了苏州各地是它的销场中心以外,更远及湖南、湖北和云南、贵州、闽、赣诸地,若干年来始终如一。此中还出了一位名画家王铁珊,他的字体很秀逸,富书卷气,尤其用山水画的现实笔法,写西湖风景,称为一绝。  桃花坞的年画,最时兴的除了三星图,天官赐福图等外,还有滑稽年画和常识年画。前者如:"老鼠娶亲"、"五鬼闹判"、"六童闹弥陀"、"怕老婆"等,皆寓有讽刺意味。后者如:"十二生肖"、"百鸟图。"、"五伦图"、"西湖十八景"。"岁寒三友"等,皆足供人查考和欣赏的。它也侧重戏画,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香莲、孔雀东南飞、西厢记、秋江、贾宝玉与林黛玉等,都出自名画家手笔,绝非俗不可耐。  广东佛山年画  最后便是广东佛山的年画了。佛山原是南海县一个大镇,其年画销路的最鼎盛时期,是在清末民切之间,以农村为主要销场,包括广东、广西全境,和福建、湖南、贵州一部分地区,并远至南洋群岛。但至我国对日抗战以前,即逐渐衰落,这原因有四:  ①是佛山的商业地位被广州取而代之;  ②是石印代替了传统的棕刷木版拂印的古老方法;  ③是民智渐开、带有浓厚迷信色彩的神像画,不能适应大众需要;  ④是农村经济衰退,购买力薄弱了。  四川绵竹年画  除了上述南北两大年画中心之外,四川的绵竹市也产年画;但只行销于四川内和西南若干地区。绵竹年画的历史远在明末时便已开始了,它发展得最蓬勃的时期是在清朝乾嘉(乾隆,嘉庆)年间,当时绵竹经营年画的成行成市,最兴旺时有二三百家年画店,拥有成万名的年画制作工匠。  有两种原因可能是绵竹年画发达的原动力:  其一是绵竹曾经出现过大量民间画工,他们应聘到四川各地从事建筑的装饰、 彩绘和寺院的 雕塑、 壁画等工作。这些画工有一定的绘画造诣,当他们回到故乡闲居的时候,偶尔技痒,便成了年画的制作家。  二是绵竹的造纸业,自古以来就很发达,年画印刷就地取材,份量充足而成本殊轻,该县拥有一种特产粉尖纸,可以较长时期保持鲜艳色彩而不褪。  由于地区关系,杨柳青和桃花坞的年画,比较易于吸收外来形式的影响;但绵竹因为地处西陲,过去交通不便,当地的画工很少受外来影响,因而他们绘制的年画,更有浓厚的民间气息,更富粗扩、古拙的趣味。  大抵年画的制作,木版比石印更富情趣,首先是构图的设计,设计图稿要顾到大众的心理,那些木板的吉祥喜庆年画,永远占着行销的首席地位。  图稿设计的第二个要点,便是画工的精拙,凡是线条细致,调色适宜的,必受大众欢迎。但图稿设计,各家有各家的版样,互不相同,即使同一画稿,也必设法做出一些差异来,或是姿势部位稍变,或是线条颜色稍改,总以能表现出工整细致的为上品。  木版年画虽为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但因木版不易保存太久,用过几年必需翻刻,翻一次不免失去一部分神采。最初是用木刻套色,之后改用了五彩石印,虽其纸质和颜色都很拙劣,却代表了民间艺术的朴实形式,而且取价低廉,所以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爱好。  因为印刷技术的突飞猛进, 年画也跟着出现了新貌。 它利用旧形式, 注入新内容, 所选取的题材, 也多至数百种。 用七彩橡皮版影印, 彩色艳丽,形象鲜明,抗战前后的新年画,叫做月份牌,曾经喧宾夺主了一段时期,便是由杨柳青与挑花坞的木刻画蜕变而来。那时画人物的推周慕兴为巨擘,次为徐咏青的风景画、谢之光的时装美人画,郑曼陀、杭挥英的仕女画,都富有时代的气息,都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手。  正统的年画,多数是对开、三开、四开的条屏,而且是采用道林纸彩色印刷,堪与流行的美女月份牌争雄,于是石印胶版代替了木刻艺术,以后更有了柯式影印术,原有的农村手工副业就不免转而为城市的轻工业,成为可以大量复印的彩色印刷品。  年画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而门神画早在尧舜时期就出现。据东汉《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的“神茶”、“郁垒”升像。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的《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习称《四美图》。  木板年画  �  起源  杨家埠素以生产木板年画面著称,与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并称为我国民间的三大画市。杨家埠的木板年画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传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到清朝康熙,雍正时已相当发达。全村出现了永盛、公茂、吉盛、万顺、广盛泰等十几个字号的画店。到清朝咸丰、光绪年间,发展到作坊百家。画种过千。家家雕木刻版,户户描绘丹青。传说,明朝后期有位太监回杨家埠探亲,从宫中带回一幅彩绘门神像,乡亲们十分喜欢。当时有个能画善刻的人,巧妙地把它临摹下来,雕成木版,涂色印制,使乡民们也贴上了皇宫的门神像。从此,木版年画在杨家埠逐渐盛行。  特点  杨家埠年画是潍坊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多少年来。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群众。它取材于民间生,而又不拘泥于现实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表达的内容加以高度概括和形象地夸张。它利用我国传统的勾线技法,构图对称饮满,线条粗犷,色泽明快,以红、绿、蓝、黄为主,对比强烈,主题突出。画中人物质朴大方,散发着浓郁的乡士气息。  体裁杨家埠年画体裁广泛。想象丰富。神荼郁垒、秦琼、钟馗等门神肖像,反映了农民寄希望于门神的保护,期求合家安乐,<鹿鹤(六合)同春>、<老寿星>、<猫(耄)蝶(耋)戏牡丹>。反映了人们希图长寿健康的意愿,<金鱼(玉)满堂>、<摇钱树>、<聚宝盆>等。表达了人们发财致富的愿望,<男十忙>、<女十忙>等则是把男子,妇女在十个节气中的活动,概括到一个画面上,表现了农民辛勤劳动,热爱生活的场面。有的年画还寄托着人们肖灾祛祸、安居乐业的。总之,杨家埠木板年画表达了农民们生动复杂的生活理想和愿望。  工艺  杨家埠年画生产分绘画、雕刻、印刷、装裱等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极为精细准确。做法是先将画稿勾出黑线稿,贴到刨平的梨木或棠木板上,雕刻出主线版。待印出主线稿后,再分别不同颜色,刻出色版,套色印刷,最后修版装裱而成。  平阳木板年画  源于宋朝平阳(古临汾)的木板年画艺术在元、明、清时期得到广泛发展。宋朝灭亡以后,元代统治者强迫许多印刷工人从南方迁到平阳,使这里成为印刷工业的中心,从而产生了平阳木板年画。大部分平阳木板画是由有此嗜好的农民在业余时间雕刻印制而成的。取材于当地的习俗和传说故事,木板画的内容主要是些花、鸟、鱼和历史人物。采用夸张生动的描写手法和鲜明的颜色,画面充满当地的风味,反映了当地人民健康、勇敢、浪漫的性格。平阳年画根据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种类。有的悬挂在卧室,有的贴在门窗上,有的则用来装饰厨房或桌子。  随着时代的推移,旧年画中一些迷信落后的观念渐渐被淘汰。年画只是作为一种非常通俗而普及的艺术形式保留下来。自本世纪中叶以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年画艺术家创造了新的年画形式,并用以表现现实生活。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年画一直兴旺发达。它已经改用新的印制技术,印数和发行量极大。可以说,迄今为止,没有哪一个画种出版数量能达到年画的出版量。年画是世界上读者最多的画种。

年画正式形成于北宋时期。当时,繁荣的商业和手工业、日渐成熟的雕版印刷术、丰富的民间庆贺新年活动等为年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汴京(今河南开封)和临安(今浙江杭州)的岁末市场上开始印卖木刻年画,题材上也大为扩展,如风俗、戏曲、美女、娃娃等年画题材开始出现。南宋时期的木版年画更加丰富。明中叶以后,随着商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雕版印刷中的彩色套印技术的成熟,木版年画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出现了诸如天津杨柳青、山东杨家埠、苏州桃花坞等著名的年画产地。1949年以后,新年画继承了旧年画的许多优良传统,摒弃了旧年画中的一些迷信、落后的内容。许多专业画家加入了年画的创作队伍,他们打破了旧年画的一些固定程式,大胆借鉴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年画的面貌焕然一新。另一说始于唐代。沿至宋代才普遍流行,但仍以张贴门神为多,故年画可以包括门神在内

年画  简介: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汉族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  起源:年画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年画正式形成于北宋时期。当时,繁荣的商业和手工业、日渐成熟的雕版印刷术、丰富的民间庆贺新年活动等为年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汴京(今河南开封)和临安(今浙江杭州)的岁末市场上开始印卖木刻年画,题材上也大为扩展,如风俗、戏曲、美女、娃娃等年画题材开始出现。南宋时期的木版年画更加丰富。明中叶以后,随着商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雕版印刷中的彩色套印技术的成熟,木版年画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出现了诸如天津杨柳青、山东杨家埠、苏州桃花坞等著名的年画产地。  1949年以后,新年画继承了旧年画的许多优良传统,摒弃了旧年画中的一些迷信、落后的内容。许多专业画家加入了年画的创作队伍,他们打破了旧年画的一些固定程式,大胆借鉴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年画的面貌焕然一新。参见百度百科:-9_RFgONZoH35EJ1vh9K

年画,起源于唐朝的门神,五代时开始流行/\

关于年画的文献

我国现今收藏最早的年画画的是王昭君、班昭、赵飞燕、绿珠四位古代的美女。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

金刚般若经 ,这部作品非常的优秀,也非常的有研究的价值,而且名气也非常的大。

关于唐朝的文献记载

《旧唐书》有关纪、传及诸志。《新唐书》有关纪、传及诸志。《通鉴》卷185—216。(唐)杜佑:《通典》。(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唐)长孙无忌:《唐律疏仪》。(清)徐松:《登科记考》。(唐)吴兢:《贞观政要》。(宋)王溥:《唐会要》。(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摘自网络)

一、古籍这一部分对一般的爱好者来说可以略过不读,或者您可以在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上量力而行。《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中的《唐纪》部分,即卷185至卷265。以上三部是唐史研究的最基础史料,唐史专业从事者必然要对达到精熟的掌握程度。如若想了解唐初史事,《隋书》中有不少相关内容要读,而要研究唐末,则《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又不可不读。如若有非常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可以读两唐书中的相关列传,及《通鉴》中与该人物有关的历史记载。二、通史这应该是读者最需要的部分,几部高质量的通史,一般可以为满足您对唐朝历史认识的基本需要。王仲荦,《隋唐五代史》;这部书是最适宜读者初步入门的唐代通史著作,作者王仲荦先生是中国中古史领域的巨擘。该书成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些时代观念及陈旧术语不可避免,但总体而言,此书不仅脉络清晰地叙述了唐朝自立国至灭亡的基本史事,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围绕时代主轴,对唐代的经济、社会、边疆、交通、农工商业、文化都做了全面的叙述,堪称一部浓缩版的唐朝历史百科。认真读过此书,可以对唐史的全貌有一个最起码的立体认识。吕思勉,《隋唐五代史》;是书是唐史大家黄永年先生最为推许的一部唐代通史。作者吕思勉先生与二陈、钱穆齐名,想必无需赘言。此部通史富有吕氏特色,以吕先生对唐代传统文献极为精熟的功底,有其”史钞”特色,将各种唐代史料缀连在一起,形成一部内容极为丰富而翔实的政治通史,涵盖唐朝绝大多数政治事件,而其中又处处显示其个人新见。此书下部乃唐代社会经济方方面面的专题叙述,规模与王书相近。但吕先生此书仍用文言文写成,且大量引用史料,如果读者文言文功底不佳,还请谨慎选择。岑仲勉,《隋唐史》;岑仲勉先生同样是唐史领域的大家,在中山大学与陈寅恪先生齐名,此书是岑先生欲作教材而编著。此书更近以专题分节,论体系完整、脉络清晰则不如上两作。但作者文献学功底已达出神入化之境地,此书难能可贵在许多细微之处可以写就其他著作不能讨论之事。岑先生对唐史的诸多问题与陈寅恪先生截然对立,是书中大量篇章可以见其相左之观点,这点又非要熟读陈先生之书才可理解。此书属于对唐史有一定基层后再返回阅读,可以大幅提高认知水平之著。崔瑞德编,《剑桥隋唐五代史》;西方唐代通史的代表作,虽然成书较早,有些观点已比较陈旧,但仍然能看到西方史学界对唐史的不同观念,新意迭出。而且该书结构和脉络也很严整,以时间为线索串联而下,对唐代政治史的入门仍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史书 新唐书,旧唐书,大唐西域记,贞观政要 《旧唐书》,《新唐书》 <唐六典》 《唐律疏议》 《 唐刺史考》《唐方镇年表》唐代笔记史料: 《大业拾遗记》、《隋唐嘉话》、《朝野佥载》、《北里志》、《兼明书》 《次柳氏旧闻》、《大唐传载》、《明皇杂录》、《因话录》、《奉天录》 《魏郑公谏录》、《唐国史补》、《南岳小录》、《唐阙史》、《广异记》 《封氏闻见记》、《大唐新语》、《五代新说》、《宣室志》、《独异志》 《开天传信记》、《唐才子传》、《桂苑丛谈》、《玄怪录》、《河东记》 《历代崇道记》、《书断列传》、《大唐创业起居注》、《唐摭言》、《定命录》 唐代传奇志怪: 《莺莺传》、《冥音录》…… 散文: 《谏太宗十思疏》、《吊古战文》、《自撰墓志铭》、《陋室铭》 《送董生邵南序》、《孔子庙碑》、《五斗先生传》、《黔之驴》 《无心子传并序》、《小石潭记》、《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师说》 诗词: 《全唐诗》 《全唐五代词》

1、《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2、《唐才子传》 唐五代诗人简要评传汇集。此书对中、晚唐诗人事迹所记尤详,也包括部分五代诗人。书中保存了唐代诗人大量的生平资料,对其科举经历的记叙更为详备。3、《大唐创业起居注》是一本记录隋末李渊自起兵反隋直到攻克长安、废除隋帝、正式称唐帝为止共357日史事的史书。4、唐诗的历史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清代编撰的《全唐诗》收录了诗歌48900多首,加上明人辑录的《全唐诗外编》,共50000余首,作者达2600多人,七匕西周至南北朝1600余年留下来的诗歌多近三倍;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有50~60人,这个数目超过了它以前所有朝代的总和。这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未出现过的最大的一次诗歌盛宴。 唐诗众体皆备,流派竞繁。边塞诗派:既有建安文学的慷慨悲凉,又有六朝文学的哀怨多情;山水田园诗派:工于五言五古,描写自然雄奇壮美、明丽澄净;元白诗派:注重诗歌形象,描写细腻;韩孟诗派:继承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以奇崛险怪为美。其间,李白的飘逸瑰丽,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精致,王昌龄的爽朗,杜牧的精警,李商隐的婉曲,都是诗歌的绝响。 本书在叙述唐代历史、歌舞、习俗及唐诗吟唱方法的同时,选录了唐诗名作百余首,并对每首诗进行了详细注释和品析。在编排体例上,本书打破了传统的唐诗选本惯例,“左史右诗”,按唐诗历史和唐诗品析两条线索编排,互相对应,便于读者在唐文化背景中品读唐诗。多年来, 国大学中文专业本科生一般熟读唐诗约40首;古典文学专业的研究生熟读唐读约70-80首。本书以古典文学专业研究生熟读篇目进行选录,并作了适当延伸,对广大读者来说,其收录读歌的数量已经足够。  5、唐朝大历史  《唐朝大历史》是史学家吕思勉倾力著述的断代史,也是史学界关注最高的唐史读本。内容揭秘了唐代从兴到衰的各种历史,其中独孤家族何以飞黄腾达于隋唐两室,唐高祖为何向匈奴称臣,李世民修改国史为哪般,魏徵之墓被掘背后的真相是,李治何德何能竟登上帝位,上官婉儿留宫之谜,女皇之后的夺权乱象,唐皇室的性开放源于鲜卑之俗,谁是安史之乱的最大获利者,玄宗果真赐死了杨贵妃,三百年唐史迷雾将在《唐朝大历史》中得到最完整,最权威的唐史解析。  6、血腥的盛唐4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血腥的盛唐4》,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说尽这个最辉煌朝代的骄傲、耻辱与秘密。大唐王朝的兴起与没落,辉煌与黑暗,就像一部中华民族历史的缩影。

关于佛教的文献记载

佛教究竟何时传入中国

公元64年的某个夜晚,东汉明帝在国都洛阳城的寝宫中做了一个怪梦,他梦见一个身材高大的金人头上顶着白光,在皇宫的殿庭里飞来飞去。东汉时,人们晚上做了奇异的梦,第二天都要找人来释梦和圆梦,皇帝的梦更是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于是第二天早朝的时候,解释皇帝的梦就成为大臣们议论的中心话题。有一位非常博学的大臣傅毅奏道:“臣听说西方有神,他的名字叫佛,就像陛下梦见的那个样子。”刘庄听后非常高兴,为了圆梦,就派遣大臣蔡惜、秦景、王遵等18人同往西域寻佛,蔡、秦等人西行至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至中亚一带),遇到了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他们邀请二位高僧同去中国,二高僧欣然同意。于是一行人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于永平十年(公元67年)返回国都洛阳——这就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次“西天取经”。汉明帝刘庄果然寻到了西方神佛的踪影,圆了自己的美梦,兴奋异常,他先安排二高僧暂时住进专门负责外交礼宾事务的官署鸿胪寺,第二年又敕令于洛阳城西雍门外1.5公里远的御道之北修造一座僧院,为纪念白马驮载佛经的功劳,将僧院命名为白马寺。寺本是中国官署的通称,因二僧初来中国时住在鸿胪寺,僧院也跟着称寺,没想到这一借称,后来竟成了中国僧院的一般泛称,而官署反倒不称寺了。这是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的历史文献记载。但最早的佛教到底是通过什么途径传入中国的呢?至今还是一个没有定论的历史之谜。根据史籍的记载和古文化遗迹的研究,人们一向以为,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图像,是沿着西域的丝绸之路,从流沙万里的亚洲大陆的腹地,一程一程由沙漠之舟骆驼驮进中原的。新疆是西域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出土有反映佛教内容的文物,其中著名的是1959年,在新疆民丰县北尼雅遗址旁边的一座夫妇合葬墓中,发现了两块白地蓝色腊缬棉布,其中在一块的左下角印出了一个长、宽均为32厘米的方框,框内有一半身菩萨像。菩萨的头后有项光,身后有背光,上身赤裸,手持花束。棉花的种植在新疆要远远早于内地。这块棉布,即使不是鄯善本地织出,也当是附近的西域之地制造的,所以,上面的菩萨像无疑是表现了那一带的艺术风格。同中原的东汉佛教图像比较,这个菩萨像具有浓厚的希腊—键陀罗风格。佛教东传的过程中还留下了造像的遗迹,第一程,是开凿于公元3世纪的新疆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可惜的是,这里的塑像已随岁月湮灭一空,但保存了大量精美的壁画,第二程,就是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开始筑造的敦煌莫高窟,它的佛像和壁画既很丰富又保存完整,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中最古老的“母窟”。佛教正是在这场从西往东的接力赛中,慢慢地渗透到中国境内的。然而,地处中国大陆最东边,临近黄海岸边的一座摩崖石刻却对上述过于自信的观点提出了疑问,那就是孔望山摩崖造像,凿刻于东汉、比敦煌要早二百年的佛教图像!这些图像中,可以明确辨认的与佛教有关的图像有立佛、坐佛、佛涅??图、舍身饲虎本生故事图等。最生动的要属“佛涅类图”,工匠们利用几块相连的青灰色断崖,在陡立的断面上,雕刻出几簇密集的人群头像,他们是在悲悼佛的人灭而凄楚号哭的弟子。用一块肉红色的石头雕刻出释迹牟尼的侧卧像。一幅活生生的佛教故事便再现在石崖上了。我们仿佛看到了释迦牟尼教化众生已毕,化缘既尽,在婆罗树下,用一天一夜讲完《大涅??经》后,右手支颐,安然寂灭的情景。当然孔望山摩崖造像的主角还是中国传统的神仙——西王母和各种神态的道士。这正反映了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时一种尴尬的地位。佛教传入中国初期,人们对它认识不深,经常从神的角度来理解佛教;加上佛教传播者为了使佛教能在中国的土地上滋长,在传教时也有意顺应中国的神仙思想,所以汉代人们把佛和天界的神一起当作庇佑自己灵魂升天的对象而顶礼膜拜。当时的佛教还处在早期道教、神仙思想的附属地位。所以孔望山造像中的释迦牟尼只能是西王母和道士们的陪衬。静默了1800多年的孔望山摩崖佛教内容被解读了,一个巨大的历史谜团却随之丢给历史学界:佛教既然是通过西域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为什么在这条丝绸之路通达不到的中国东部的海岸边的孔望山地区会有早期的佛教传播呢?佛教图像为什么会飞越西域、河西走廊和中原,首先在大陆最东部的天涯海角显现法身?为什么恰恰是孔望山?人们重新翻检历史,发现:孔望山所在的汉代朐县是当时的一个国际港口。从孔望山沿着东南沿海航行,进入印度洋,这是一条完整的海上丝绸之路。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佛,就是这样凌波踏浪,一路慈航,在海风的吹动下,终于比穿越流沙,程程东进的陆上传播者提前登上中国大陆。在人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西北和东南时,有学者同样在中国的西南境内发现了佛教初传入时留下的蛛丝马迹,这就形成了另外一种看法——早期的佛教是通过西南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四川是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崖墓是四川地区特有的一种墓葬形式,在崖墓中出土了许多反映佛教内容的画像。如四川乐山城郊的麻壕东汉大型崖墓中,在中间一个后室的门额位置上,用浅浮雕的技法刻出一尊坐佛像。佛像高37厘米,头带项光,结跏趺坐,手作施无畏印。此像高居门上,接近于房顶,正处在受供奉的位置,其形态是模仿着外来的佛教造像作风。摇钱树也是汉代四川崖墓特有的一种随葬物品,有学者认为它是社树,社神就是土地神的象征,用钱树随葬,表明墓主像拥有私有财物那样控制社神。有学者认为,摇钱树在汉代是财富与道教崇拜有关的特殊器物,将佛像铸于摇钱树,有以财富娱佛的含义,这一做法至今还流行于云南一带的寺庙佛事活动。虽然众说纷坛,但汉代摇钱树及陶座本身是象征一个受礼拜、供奉的神物的观点是一致的。随佛教从西南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摇钱树上常出现了佛教图像,表示当时的人们已经把佛作为供奉的对象。佛教东来,到底是穿越流沙,还是乘着海风,还是翻山越岭到达中国境内,至今还是一个困扰中国史学界的问题,相信随着更多史料的解读,更多史迹的发现,最终会有一个满意的结论。(无人晓渡的博客)

在印度传入中国的宗教中,以佛教为独盛,中国古人的脑袋中,几乎将佛教当了印度文化的别名,凡从印度传来的东西,常常委之于佛教。对于印度成分的东西皆被笼统地看成佛教的术语和思想,然而这是不正确的。婆罗门传入中国的时间更在佛教之前,为佛教的雏形。东汉永平年间佛教传入中国。伴随着许多佛门高僧相继来中国布道,一些婆罗门教士来到中国。据《高僧传》载,有名有姓可考的具备婆罗门身份的高僧就有如下几人:“佛陁耶舍,此云觉明,罽宾人,婆罗门种,世事外道。”[3]“求那跋陀罗,此云功德贤,中天竺人,以大乘学故,出号摩诃衍,本婆罗门种。幼学五明诸论,天文书算,医方咒术,靡不该博。后遇见阿毗昙杂心,寻读惊悟,乃深崇佛法焉。其家世外道,禁绝沙门,乃舍家潜遁,远求师范,即投簪落发,专精志学,及受具戒,博通三藏。……元嘉十二年至广州。”[4]“元有南天竺波罗奈城婆罗门姓瞿昙氏,名般若流支,魏言智希,从元象元年至兴和末,于邺城译正法、念圣、善住、廻诤、唯识等经论,凡一十四部八十五卷。”[5]以上列举的3人,原先皆是婆罗门,后改奉佛法。因为《高僧传》所记皆是佛教高僧,对婆罗门教士不感兴趣。那么,汉唐之际,有没有纯粹的婆罗门教士来到中土呢?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在《全唐诗》里找到一首清江写的《送婆罗门》诗,其诗云:“雪岭金河独向东,吴山楚泽意无穷。如今白首乡心尽,万里归程在梦中。”[6]诗人跟远道而来的婆罗门教士有应酬交往。唐代诗人刘禹锡患眼疾,大概是白内障,经婆罗门教士用金蓖术治好,故有赠婆罗门僧诗一首传世。其诗曰:“三秋伤望远,终日泣途穷。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师有金蓖术,如何为发朦?”[7]婆罗门的医术,当时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并介绍到中国。《隋书》经籍志载有《婆罗门诸仙药方》二十卷,《婆罗门药方》五卷,便是最好的佐证。由此推断,先后来到中国的婆罗门教士决非一人二人。 在《隋书·经籍志》 中,有一些冠以“婆罗门”名义的典籍,这里姑且称之为婆罗门典籍。它们主要分布在《经籍志》的子部和经部里、史部里也有,即:《婆罗门书》[1]一卷;《婆罗门天文经>>二十一卷,婆罗门舍仙人所说;《婆罗门竭伽仙人天文说》三十卷;《婆罗门天文》一卷;《婆罗门算法》三卷;《婆罗门阴阳算历>>一卷;《婆罗门算经》三卷;《婆罗门诸仙药方》二十卷;《婆罗门药方》五卷;《大隋翻经婆罗门法师外国传》五卷;南诏曾信奉婆罗门教南诏是公元7世纪中叶至10世纪初存在于云南大理一带的由彝族和白族先民建立的地方政权。南诏的宗教信仰十分复杂,有原始的巫教,后又传入佛教密宗和道教。最近有人又从《南诏德化碑》和《南诏图传·文字卷》中找到南诏曾经信奉婆罗门教的证据。《南诏德化碑》现存大理城南15里之太和村,建于唐大历元年(766年),碑高3·02米,宽2·27米,厚0·58米,正面是碑的正文,约3800字,背面是职衔和姓名,约1000余字,汉文书写,是研究南诏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南诏德化碑》云:阁罗凤在当王储之时“不读非圣之书,尝学宇人之术。”温玉成先生认为,“宇人”即应是《摩登伽经》所译的“仙人”,或“初人”。“宇人之术”的“术”,专指婆罗门教《四吠陀》之四。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云:“其婆罗门学《四吠陀》,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三曰平,谓礼义、占卜、兵法、军阵;四曰术,谓异能、伎熟、禁咒、医方”。由此可知,阁罗凤亦学习婆罗门教之《吠陀》也。《南诏德化碑》云:阁罗凤派兵击败唐节度使鲜于仲通,乃是“先灵冥佑,神炬助威,天人协心,军郡全拔”。其中的“神炬助威”一句,尤值研究。“神炬”者,神火也。依婆罗门教的“祭祀万能”论,举行“修陀罗摩尼祭”(“火祭”之一种),可以“摄伏”敌人,得到火神的助力。《南诏德化碑》云:赞普钟三年(754年),阁罗凤命击溃云南郡都督、侍御使李宓等人时,“伏尸遍毗舍之野”。毗舍即吠舍(Vaisya),是印度种姓制度中,次于婆罗门、刹帝利的第三种姓,指农民、商人及手工业者阶层。此碑文用语,有力暗示南诏国受婆罗门教影响之深。《南诏德化碑》云:阁罗凤安定大局后(765年),“坐南面以称孤,统东偏而作主。然后修文习武,官设百司,列尊叙卑,位分九等。阐三教,宾四门,……”。其中“阐三教”者,就是在礼制建设中,把阐扬儒、佛、梵三教定为国策。[10]除《南诏德化碑》外,《南诏图传》是现存南诏时期的另一重要历史文物,画于南诏中兴二年(898年),现藏日本东京都有邻馆。《南诏图传》前半部分是画卷,后半部分是文字。图画的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一、巍山起因,也就是梵僧化斋的故事。二、铁柱记,即祭铁柱的故事。三、西洱河记,舜化贞为立王霸之业“用牲牢而享祀西洱河(洱海)”。有人认为,《南诏图传》中的巍山圣僧是一位婆罗门教徒。因为梵僧头戴“赤莲冠”,有胡须,似非佛教徒之像。而且梵僧在巍山顶向蒙细奴逻妻及儿媳“受记”时,“左有朱鬃白马,上出化云中有侍童手把铁杖;右有白象,上出化云中有侍童手把方金镜,并有一青沙牛。”这里应是虚构的一个婆罗门教祭祀场面。马神陀第克罹(Dadhikra)、象神、湿婆之子犍尼萨(Ganesa)均以侍童面貌出现。湿婆神之牛,名难陀(Nanda),用青沙牛代表。[11]《南诏图传》第四化里被杀害的梵僧颈下挂一条白带子,就是婆罗门教中学通“五明”的学者(班诘)所佩用的“项带”。《真腊风土记》曰:“为儒者呼为班诘,……于颈上挂白线一条。……颈上之线终生不去。”班诘,读音Pandit,源于梵文,今泰文沿用其音,指有学问的人。真腊时期被称为班诘者,多为婆罗门教士,因为当时知识被婆罗门垄断,一般民众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所以周达观在《真腊风土记》中说:“由班诘入仕者,则为高上之人”。由于他们是婆罗门教士,所以他们颈上那条标志婆罗门身份的白线终身不去。[12]除此而外,南诏时期滇池、洱海一带广泛存在的对大黑天神的崇拜,也证明婆罗门教一度经蜀身毒道由印度直接传入云南。大黑天神梵名“摩珂迦罗”(Mahakala),摩珂是大,迦罗是黑,故大黑天神是意译。他的原型就是婆罗门教崇拜的大自在天王湿婆。白族和彝族把大黑天神当作“本主”和“土主”,即“本境之主”和“本土之主”,是他们保境安民的土地神。现今滇池、洱海地区仍然保留着许多供奉大黑天神的本主庙和本土庙。这是婆罗门教与当地巫教进行融和的证据。 传播以上证明了有不少婆罗门教的成分在隋以前曾传人到东土,并显示了它们在古代中国的存在,当然在规模上是远远不能和同时代的佛教相比。那么如此情况能不能视作婆罗门教已经传人了中国?这就涉及到如何看待宗教的传播和如何认识宗教存在的标准。宗教的传播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地域到站住脚跟之间的历程往往很长,其中甚至还有曲折和反复。就拿佛教进入中国来说,其传人之起始,史家或是放在西汉元帝元寿二年(前2年)大月氏使臣伊存向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或是东汉明帝在永平七年(64年)某夜梦见金人而派遣郎中蔡悄等出使西域探访佛道,或是蔡悄等将中天竺僧人摄摩腾、竺法兰及佛像等带回洛阳在寺中居住。不管以上那一种说法成立,佛教在西、东汉之间传人中国,已成了学界之共识。如果以这个作为一个外来宗教传人中国的标志,那么隋以前婆罗门教在中国的存在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标准。甚至可以说,魏晋以前关于佛教在中国显示存在的史料也是非常少的,至少不比本文所列举的隋以前婆罗门教在中土的史料多。而且,就像中国古代分不大清楚婆罗门教与佛教之间的区分一样,“汉代佛教道家本可相通,而时人也往往混为一谈也”[45],蒙上其它宗教色彩来进入一个新文化地域是宗教传播中常见现象。因此,即使婆罗门教由于种种原因,后来没有在中国站住脚跟,形成整体规模,也应该视作它在隋以前传人过中国。否则的话,按同样标准,那佛教传人中国的时间只能下延到东汉末,甚至在两晋之间,因为直到西晋末动乱之后的东晋十六国时,官方才允许汉人出家。其实婆罗门教到中国后,也不是在隋以前昙花一现。来自婆罗门教的音乐、绘画、雕塑、医药、天文、数术、占卜术、咒术等等,对中国文化起着重大而持久的影响。虽然这些往往是和佛教的文化影响混淆在一起,但还是能够分得清的。如石窟或寺庙中的多首多臂像都是源于婆罗门教,虽然后来是以佛教的名义出现,至于我们在《隋书·经籍志》中所见到的婆罗门典籍,更是非常清楚了。在几百年后的《宋史·艺文志>>里,我们还可以发现诸如《婆罗门僧服仙茅方》一卷这样的书籍的存在与流传,证明婆罗门教还顽强地保持着它的一些特性。即使从宗教的角度讲,婆罗门教在中国笼罩了佛教,但由此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佛教本身,至少对密宗在中土的流播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于这种佛教与婆罗门教之间的相通成了佛教后来在其本土被印度教吸收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不在本文所讨论的范围,但足以说明婆罗门教在宗教信仰中的潜影响。因此婆罗门教在中国的存在是能够和摩尼教、袄教等相比较的,而不应该被我们所漠视。

关于年画的文献资料

“世上先有杨家埠,后来才生灶王爷。”流传民间的这句断语虽然有些夸张,但杨家埠村生产的《灶王图》却实实在在与百姓人家有着极深的缘分。每到农历年底,人们把散着墨香的新灶王“请”进家,然后将老灶王“送”上天,并拜托其上天言好事,以保下界全年平安。这种习俗已延续多久无法考究,可位于潍坊市寒亭区的杨家埠村,却是自古就因出产年画而于世闻名的。 自明朝开始,杨家埠就在地方志里有村史记载。当时它是一个临近集镇的小村落,虽经沧桑,村子规模却变化不大,至今全村户数不愈300。“家家画店,人人画工”是这个村数百年前就已形成的特色。早在明代洪武年间,这里的杨姓艺人就开始创作木版画艺术品了。至清朝,杨家埠木版年画的技法臻于成熟,绘制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艺术风格缜密质朴。自此,年画生产形成产业,规模和产量逐年扩展。清朝乾隆后期,杨家埠已有“画训百家,年画千种,画版数万”的称誉。

年画,古称“门神画”,最早时称“门神”。按古书记载,传说在古时候有神荼、郁垒两个兄弟,专门监督百鬼,于是黄帝就在门户上画这两个兄弟的画像以防鬼,这就是“门神画”产生的缘由。

中国民间的年画(门神)来历:门神源於远古时期的庶物崇拜,殷代天子祭五祀,门既为其一,周代祭五祀於宫“门”—每日每时必经之处, 自然加以重视, 祭祀,对於门神以形像化及人格化。 汉朝门神:一位是成庆,另二位是神荼及郁垒。 神荼 郁垒 神荼与郁垒则为专捉小鬼,降伏邪魔之鬼王。他们专门担任防卫家门、驱赶邪魔的任务。 唐有三位,二位是秦叔宝和尉迟恭, 另一位是钟馗。 唐朝门神: 秦叔宝和尉迟恭 相传俓河龙王因为差了行雨的时辰和下雨的雨量,而犯了天条,知悉将被 唐太宗的宰相魏徵所斩,於是向太宗求救。太宗乃计请魏徵前来下棋,以耽误监斩时辰,不料到了午时三刻,魏徵就在棋桌上睡著了,唐太宗以为如此龙王就可免於被斩,岂知魏徵就在梦中斩了俓河龙王的头。从此,龙王就天天来向太 宗索命,只要太宗想要就寝,门外就有鬼魅哭号,吵的太宗无法入睡。次日太宗告诉群臣,秦叔宝建议:"愿与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伺。於是太宗才能一夜好眠,而太宗也怜惜两位将士的辛劳,命画工将两为将军的画像绘於宫门,以镇压鬼魅。 钟馗则因生前宦场失意,无罪受屈,死后追封驱魔大神,民间将他供为后门神。 秦叔宝 尉迟恭 钟馗 宋元之后,民间的门神更是变化,多得不可胜数。其中较为流传有秦叔宝和尉迟恭、温礄、岳飞、赵云、孙矉、庞涓等古代忠臣名将为代表。武将战绩显赫,更能镇鬼驱邪,无法越过门栏,家户更加安全。 近年来,门神已由驱邪到招福, 招财进宝, 百子百孙, 门神成为新年装饰。 秦叔宝与尉迟恭门神: 唐代名将秦叔宝与尉迟恭二位将军。粉面红润,凤眼蒜鼻而唇厚顺髯,腰佩宝剑与弓的是秦叔宝将军。面色如焦,浓眉瞪眼,且一脸腮胡,腰佩宝剑与箭的是尉迟恭将军。二人采双足八卦步的立姿,双手上下护胸,并执长柄钺兵器。 老少太监门神: 门神为老少太监,分辨老少太监的方法主要是从面貌的不同来区分:年长的太监脸上刻画出岁月的刻痕,年青的太监则面色圆润。在服饰方面,由上而下依序为圆「领衫」、「束玉带」、「蟒袍」,而脚穿的是「笏头履」。所执的侍器,两人亦有不同:年长的太监右手捧香炉,左手持拂尘;年轻的太监右手扶玉带,左手捧著瓶花。民间俗称二人所捧之侍器为「香、花」。 宫娥门神: 两位宫娥头上均作束发,且打双髻,髻下束有牡丹卷草花纹的「簪戴」,且耳下有垂珠的「耳坠」。在服饰方面,身披「披帛」飘带,给人有一种轻盈的感觉;身穿「直领袄」,上有菱形花纹;衣著大袍,腹有「围腰」加「束」,「束」下悬有「宫条」和玉佩流苏。在所执侍器方面,左侧的宫女左手捧桃果,右手执玉如意;右侧的宫女右手捧高足的灯具,左手亦执玉如意。二位宫娥和老少太监所捧的侍器加起来,正好是民间喜用的四祥器:香、花、灯、果。 哼哈二将门神: 左边门的门神伸出一指,嘴巴微张,像是在大声喝道:「哈」。右门的门神则是翘起两指,彷佛发出「哼」的一声。他们就是著名的守护神「哼哈二将」。 加官进禄门神: 门神一人持「冠」,一人捧「鹿」,「冠」与「官」谐音,「鹿」与「禄」谐音,组合起来便有了「加官进禄」的意思。 富贵进爵门神: 门神则一人捧「牡丹」,一人捧「爵」,「牡丹」比喻富贵,「爵」比喻「官爵」,结合起来,便有「富贵晋爵」的意思了。 字匾门神: 演变成只有字匾,通常穷人家用字匾门神。 年画最早起源于门神画。自汉朝以前就已经有了。晋代的《荆楚岁时记》记载:“贴画猫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与此相关的还有神荼、郁垒缚鬼的传说。到了唐代,门神普遍传为秦叔宝、尉迟敬德的形象。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 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不过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这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其画构图生动活泼,热闹非凡。此画曾给鲁迅先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正如他说的那样,这幅寓教于乐的《老鼠娶亲》,不但唤起成年人的兴趣,对儿童的艺术感染更为强烈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

  • 索引序列
  • 关于年画的文献记载
  • 关于年画的文献
  • 关于唐朝的文献记载
  • 关于佛教的文献记载
  • 关于年画的文献资料
  • 返回顶部